物流園區規劃設計
本站 2016-8-12 16:08:32
物流園區規劃是指為了實現物流設施集約化和物流運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設施空間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邊等各區域,集中建設的物流設施群與眾多物流業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結地。
物流園區規劃,指的是對物流園區進行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考量和設計未來整套行動方案。物流園區規劃有別于國家與區域物流發展規劃,又不同于工業與房地產業園區的規劃。物流園區規劃更偏重于在較大規模的地域范圍內,土地布局與功能布局結合的科學性,更偏重于園區建設發展的基礎條件規劃,更突出物流產業的特點以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協調等要素規劃。
物流園區規劃的要素主要包括:
(1)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背景(如地區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的現狀、發展規劃等);
(2)所在地區的物流業發展現狀(如資源分布、物流量及其分布、市場需求等);
(3)建設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4)選址論證;
(5)定位分析;
(6)功能設計;
(7)布局規劃;
(8)交通規劃;
(9)信息系統規劃;
(10)支持保障體系規劃;
(11)建設發展實施方案。
規劃類型
1、按內容性質分,有綜合物流園區規劃和專業物流園區規劃。
2、按管轄范圍分,有全國發展物流園區規劃、區域物流園區規劃、企事業單位物流園區規劃。
3、按時間分,有遠景物流園區規劃和短期物流園區規劃。
功能定位
現代物流園區從大的方面講,主要具有兩大功能,即物流組織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務的經濟開發功能。作為城市物流功能區,物流園區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運輸樞紐設施、運輸組織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適應城市物流管理與運作需要的物流基礎設施;作為經濟功能區,其主要作用是開展滿足城市居民消費、就近生產、區域生產組織所需要的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
物流園區的內部功能可概括為8個方面,即綜合功能、集約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倉儲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聯運功能、輔助服務功能、停車場功能。其中,綜合功能的內容為:具有綜合各種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態的作用,可以全面處理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業方式以及不同作業方式之間的相互轉換。
規劃思路
物流園區規劃應綜合考慮宏觀布局設計、基本戰略定位、組織網絡架構和營運策略設計等幾個不同的方面。除物流中心平面分區及功能規劃外,還應從如下幾個層次進行設計:
1.作業層次:如儲運作業的整合與標準化(托盤、儲運箱與容器共同化)、配送運輸作業整合(車輛共同化)、作業信息輸入整合(條碼化)、采購作業與訂單信息傳遞(EDI、EOS)等。
2.作業管理層次:如庫存管理、存貨管理(MRP、ABC分級)、營銷信息反饋(POS)與分析、出貨訂單排程、揀貨工作指派等作業的規劃管理。
3.決策支援層次:如配派車系統、配送區域規劃、物流成本分析與計費定價策略等。
4.經營管理層次:策略聯盟、聯合采購、共同配送等業者間的資源整合?捎僧a業垂直整合、水平整合,或不同行業間的整合方向進行。規劃和處理好水平交叉和立體交叉。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上一篇
下一篇